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聞玉強 通訊員潘大禮、羅冬)近日,湖北省檔案館公布了“第二批湖北省檔案文獻遺產”評選結果。宜都市檔案館申報的“三線建設檔案”成功入選,這是全國首個三線建設檔案入選省級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標志著國內三線建設檔案學術研究與保護利用實現新突破。
宜都“三線建設檔案”。(通訊員 供圖)
上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國家從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戰略布局考慮,在中西部展開一場聲勢浩大的三線建設。地處鄂西的宜昌是鄂西三線建設的主要區域,留下了豐富的三線建設工業遺產和檔案文獻資料。其中,宜都市作為南北干線戰備鐵路——焦柳鐵路(由原焦枝鐵路與原枝柳鐵路兩段組成,在宜都枝城交匯貫通)的主要節點城市,建有三線建設企事業單位和重點工程12處,占宜昌市三線建設企事業單位和重點工程總數的近三分之一。
焦柳鐵路南北通道控制性工程——枝城長江大橋。(宜都市檔案館 供圖)
宜都市檔案館秉持“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職責,在三線建設特別是“焦柳鐵路”建設的檔案資料征集、整理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館藏的“三線建設檔案”共有1060卷,時間跨度從1965年至2001年,主要包括焦柳鐵路建設檔案142卷和焦柳鐵路沿線三線建設檔案948卷。
238廠鳥瞰圖。(通訊員 供圖)
這批珍貴檔案翔實地記錄了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全國數十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革命軍人等不懼艱難困苦,支援中南地區三線建設,奠定中南地區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和城市發展的光輝歷程。
枝城火車站。(宜都市檔案館 供圖)
三峽大學與三線建設淵源頗深,該校前身之一的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三線建設的產物。所以該校高度重視三線建設研究。入選省級檔案文獻遺產的“三線建設檔案”就是由三峽大學三線建設研究團隊和宜都市檔案館聯合完成的。雙方自2018年以來共同探索三線建設檔案學術研究與保護利用新路徑。
三線建設研究團隊查閱文獻。(通訊員 供圖)
五年來,三峽大學三線建設研究團隊在馮明博士的帶領下,先后搜集、整理了1000余卷三線建設檔案,實地考察了宜都市境內的12處三線建設遺址,訪談了近百位三線建設親歷者及其后代,獲批6項廳局級課題,指導了5名研究生做相關選題碩士學位論文;在《中國民族報》《中國社會科學報》《西南科技大學學報》《檔案記憶》等報(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篇。
采訪三線建設親歷者。(通訊員 供圖)
此外,還聯合舉辦了“記憶與遺產:三線建設研究”高峰論壇;共同成立了三峽大學三線建設研究中心;參加了7次全國性學術研討會。
項目調研隊深入走訪三線建設親歷者。(通訊員 供圖)
作為承載社會發展和文明賡續的歷史憑證,檔案文獻遺產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馮明帶領的三峽大學三線建設研究團隊注重從“檔案文獻遺產角度加強三線建設檔案的保護與利用”。
采訪三線建設親歷者。(通訊員 供圖)
2020年8月,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宜都市檔案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三線大學宜都特色檔案研究中心”,充分挖掘三線建設檔案文獻遺產資源。雙方共同編纂的《三線建設史料選編》第一輯《焦枝鐵路宜都縣民兵師報紙卷》書稿,即將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這將是國內地方檔案館首次整理出版的三線建設官方檔案和三線鐵路建設檔案。
三線建設親歷者收藏的糧票。(通訊員 供圖)
“三線建設檔案”入選省級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受到業界的普遍歡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三線建設研究分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武力認為,此項成果走在了全國前列,將大大拓展三線建設檔案利用新領域,他希望進一步整合各方面力量,充分挖掘三線建設檔案在新中國史研究中的重要學術價值,豐富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推動全國三線建設檔案入選“國家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徐有威教授(中)參觀枝城火車站。(通訊員 供圖)
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上海大學中國三線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小三線建設資料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徐有威教授對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宜都市檔案館通過“校館合作”,從檔案文獻遺產視角聚焦三線建設檔案的學術研究與保護利用的探索表示肯定,他認為此舉在全國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縣級檔案館中都處于領先地位,“這在三線建設檔案和檔案文獻遺產的學術研究與保護利用中都具有里程碑意義?!?/p>
288廠行政樓。(通訊員供圖)
“僑批檔案”成功申報世界記憶遺產主要專家、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劉進教授建議:“三線建設檔案申報高級別檔案文獻遺產名錄,需要充分了解國家的相關政策,要在省級檔案館的大力支持下,并在搶救、保護、整理好檔案資料的前提下,由學者、政府、公眾等多方面通力協助,形成合力?!?/p>
717研究所百貨大樓。(通訊員 供圖)
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適時啟動《三線建設史料選編》第二輯《焦枝鐵路宜都縣民兵師綜合卷》書稿的編纂工作。